鲁东网 - 鲁东生活门户
新闻检索:
当前位置: 鲁东网 -> 文化

杰西卡·罗森:了解中国历史,从文物开始

栏目:文化    时间:2022-08-10 10:1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阅读量:8958   

◎人物传记

杰西卡·罗森女士,生于1943年,英国艺术史学家,考古学家和汉学家,牛津大学教授,英国国家研究院院士,故宫研究院顾问,北京大学名誉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视觉中国研究所成员,曾任大英博物馆东方部主任,牛津大学默顿学院院长,牛津大学副校长他是目前中国艺术和考古领域最活跃的西方学者之一在他的学术生涯中,罗森撰写并出版了十部专著和近百篇论文翻译成中文的作品有《中国古代艺术与文化》,《祖先与永恒》,《莲花与龙:中国饰品》等

20世纪70年代,三十出头的杰西卡·罗森爵士第一次来到中国,这里的一切都让她感到新奇和亲切她第一次走进中国的博物馆,来到中国的城市和乡村,感受中国真实生动的日常生活其实在她踏上中国这片土地之前,就已经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小就对中国很好奇。

罗森1943年出生于英国八岁时,罗森随父母参观了大英博物馆在那里,她第一次看到了著名的罗塞塔石碑这块巨大的黑色石头上刻着三种铭文:埃及象形文字,埃及流行文字和古希腊文字我立刻被吸引住了那时候我才知道,世界上还有不用拉丁字母的字符罗森说

这次访问后,罗森准备了一个小笔记本,收集各种文字,包括象形文字在很小的时候,她就接触了英语以外的单词,并对拉丁字母以外的单词产生了兴趣她的父母帮她找了一些非拉丁文的书,包括中文著作,但是看不懂里面的汉字太难了这非但没有让罗森困惑,反而激发了她的兴趣,让她产生了学习中文的想法

从小就对中国充满好奇和热情的罗森,在剑桥大学读本科时选择了历史从学生时代开始,她就致力于通过物质文化来研究古代中国当时研究古代中国的第一手资料并不多,但约旦的一次考古发掘却给了罗森一个惊喜这次考古发掘是罗森学生时代的一次实践在为期半年的挖掘中,考古队偶然发现了许多中国明代的瓷器为什么这些瓷器会来到中东你是怎么来到中东的脑海中的问号让罗森开始关注东西方的文化联系时至今日,解读早期中国,欧亚大陆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互动仍是罗森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向西方观众介绍中国

从剑桥大学毕业后,罗森于1967年开始为大英博物馆工作,自1987年以来,他一直担任该博物馆东方部主任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博物馆之一,拥有丰富的中国藏品用罗森的话说,在大英博物馆工作27年是非常重要且富有成效的

在英国,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中国文化和器皿,比如商店里的中国陶瓷在大英博物馆工作让罗森有机会接触中国古代的玉器和青铜器,并观察它们的细节我在大英博物馆的第一份工作是整理仓库里收藏的商周汉代的中国玉器和陶器罗森说,许多藏品需要重新整理,许多青铜器和玉器也需要确定年代在这里,来自中国的文物可以和世界各地的藏品进行比较,这也开阔了罗森的视野

20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了许多新的考古发现,但西方观众对此一无所知有必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历史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发自内心地对中国感兴趣罗森说让观众有机会看到实物,也许是最直观的方式罗森于1977年组织了艺术品中的动物形象展览,并于1984年组织了中国装饰图案:莲花和祥龙展览两次展览都为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大英博物馆33号馆是专门展示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是该馆仅有的国家级展厅之一设计策划中国展览馆的展览是罗森工作的重中之重

罗森已经两次为中国的展厅筹集资金每次她都会融入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把进度改成陈的讲解大英博物馆每年都有大量的参观者,中国展厅一直是馆内参观人数最多的展厅之一中国展厅的完善为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大门罗森说

1992年,大英博物馆中国展厅迎来了第一批观众罗森特意邀请了当时中国考古的著名学者来见证这一时刻日前,经过长达一年的重新规划,中国展览馆再次对外开放这一次,罗森和20多年前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展厅的筹备工作中

作为知名策展人,罗森还与其他博物馆合作,促进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播2005年,罗森策划了故宫文物展,在皇家艺术学院举办本次展览90%以上的展品来自故宫博物院,包括书画,玉器,青铜器,瓷器,漆器,刺绣,家具,西洋乐器,军械等,向英国观众再现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文化艺术能够接触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些珍贵藏品,我感到非常荣幸我和故宫的工作人员玩得很开心他们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同时也让我对中国清朝的物质文化有了比以前更深刻的了解罗森说

促进东西方的相互理解。

自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来到中国以来,罗森已经数十次访问中国她跟随国内的同事,参观了Xi安,安阳的历史文物,参观了三星堆,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仔细考察了长江中下游的商周时期的采矿遗址和内蒙古的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的遗址

罗森四次参观良渚遗址她说,良渚以玉器闻名,但在水利工程上的成就更令人刮目相看目前,世界各地都面临着环境挑战良渚的案例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罗森说

40多年来,罗森考察了中国大多数重要的考古遗址她说:游览中国各地非常重要,因为不同地方的地理特征不同,它们总是让我感到惊讶这是我们很难从博物馆学到的毕竟考古不仅仅是文物,更是人和人的土地

他对中国历史研究得越深,罗森就越感到东西方文化对话和东西方相互理解的必要性在她看来,这样的了解并不是说知道一个皇帝的名字或者历史上的一场著名战役,而是了解两种文化的一些基本元素罗森认为,西方人对中国的幅员辽阔和多样性仍然知之甚少

在牛津大学工作期间,罗森推动大批中国学者在牛津大学从事学术交流,组织国际学者开展中国文化联合研究,推动在牛津大学创设了4个研究当代中国的职位和1个教授中国考古学的职位,推动成立了牛津大学中国中心。

罗森说,西方学术界拓展中国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她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看到中国艺术,了解中国,增进西方公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罗森曾在自述中说:我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化和考古学的研究这个说法是对的现已年近八旬的罗森依然精力充沛,活跃在中国艺术和考古领域最近,她去了德国慕尼黑大学,那里有一群教授和学生正在研究中国,尤其是中国早期文学和考古学她正在写的手稿即将完成这是一本面向大众的书,讲的是从新石器时代到秦朝的早期中国,预计明年出版我希望很多不太了解中国的人能够阅读,了解,热爱中国历史罗森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